- 报名咨询电话
- 18176876701
- 在线QQ咨询
1845301221
- 微信咨询:
18176876701
- 广西师范大学函授本科-秘书学专业
- 广西师范大学函授本科-地理科学专业
- 广西师范大学函授本科-汽车服务工程专业
- 广西师范大学函授本科-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 广西师范大学函授大专-物流管理专业
- 广西师范大学函授本科-学前教育专业
- 广西师范大学函授大专-法律事务专业
- 广西师范大学函授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
- 广西师范大学函授本科-旅游管理专业
- 广西师范大学函授本科-应用心理学专业
- 广西师范大学函授本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 广西师范大学函授本科-英语专业
- 广西师范大学函授本科-会计学专业
- 广西师范大学函授本科-教育技术学专业
- 广西师范大学函授本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 广西师范大学函授大专-行政管理专业
- 广西师范大学函授本科-环境设计专业
- 广西师范大学函授大专-会计专业
- 广西师范大学函授大专-学前教育专业
- 广西师范大学函授本科-法学专业
做好机构改革大文章,激发学校发展新动能
编者按:本学期初,学校党委、行政将法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分设为法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两个学院;将后勤基建处分设基建处、后勤保障处,并将后勤保障处与后勤服务集团合并组成后勤保障处/后勤服务集团。为使广大师生深入了解这一学校机构改革的相关情况,及时关注学校综合改革的进展及动态,本期“聚焦综改”将对此进行专题报道。
广西师范大学是广西高等教育综合改革首批试点的4所本科高校之一。学校综合改革进程总体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以《广西师范大学深化综合改革总体方案》(师政发规〔2016〕1号)为标志作为试点,第二阶段以2018年5月《广西师范大学深化综合改革总体方案(2018-2020)》的印发为标志深入推进。两个阶段相辅相成,各有成效。其中机构改革因为涉及面广人多,尤为引人注目,可谓动一发而牵全身。
古人云:天下之治,有因有革,期于趋时适治而已。新时代,新任务,新要求。《广西师范大学深化综合改革总体方案(2018-2020)》确定了8大领域的改革任务,其中第一大领域“推进“放管服”改革,实现治理机制的新突破”,即明确提出要深化管理运行机制改革,优化机构设置,开展全校职能流程再造,持续提升管理效能。第六大领域为建设新型后勤体系, 倾力提升服务保障能力与质量。在这一改革背景下,法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后勤基建处将如何进行机构改革和人员、职能设置,考验着学校改革的智慧、决心和勇气。
从2018年9月开始,学校发展规划办牵头,联合法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人事处、财务处、资产处、审计处、后勤基建处、后勤服务集团等学院、职能部门及直属单位,就机构改革开展广泛校内外调研、座谈和专家咨询论证,作了周密而细致的前期准备工作。2019年3月初,广西师范大学法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后勤基建处、后勤服务集团机构改革尘埃落定,顺利地完成了机构改革的阶段性任务。
教学学院分立篇:精准聚焦搞建设
广西师范大学法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起源于1960年设立的政治教育系。在近六十年的办学实践中,学校以政治教育系为基础,建设发展了政治学、法学、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多个学科专业,并在不同历史时期根据发展需要对相关学科专业进行了6次院系调整。最近一次院系调整时间为2015年12月,学校将原政治与行政学院的两个专业(政治学与行政学、行政管理)与原法学院的三个专业(劳动与社会保障、社会学、社会工作)及相关学科整合到“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进行建设,法学学科及相关专业仍由法学院进行建设,两者合并为法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该学院在管理上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的运行模式。
合并建设的学科管理架构经过3年多来的发展,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学院以一级学科博士点建设为抓手,围绕法学、公共管理学两大学科加强建设,已基本形成以法学、公共管理两个学科为中心的两大学科群,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过去公共管理学科规模偏小、队伍偏弱的状态。这两大学科群都是学校学科发展的新增长点,均有希望在下一轮学科评估和一级学科博士点申报中取得佳绩。学院的师生和领导班子有着一致的强烈的分设愿望。可以说,2大学科群分设的条件已经成熟。
结合区内外高校的先进经验和广西师范大学实际情况,学校党委、行政经过通盘考虑、慎重决策,按照“尊重历史、强化学科、协调发展”的原则,果断地将法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分设,这一举措顺应了师生员工的要求和期盼,进一步明确了相应机构的主体地位和职能定位,使得法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两个学院完善了学科布局、能够聚焦各自的学科建设,有效地激发了两个学院综合改革及发展建设的动力、活力和凝聚力。
后勤基建整合篇:统一谋划提质量
2007年10月广西师范大学雁山校区投入使用,开启了广西师范大学王城、育才、雁山三校区办学的崭新篇章。截至2018年末,雁山校区的学生规模从入驻时的7000多人扩大到的22000多人,已经成为广西师范大学事实上的主校区。与此同时,多校区办学、校区之间距离较远也给学校的通勤、后勤保障、基建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在学校基础建设方面,广西师范大学雁山校区从2005年启动建设以来,最初规划建筑面积73.2万m2,按3万人规划;2014年,因学生规模不断扩大,考虑到学校未来发展需要,调整后的建设规划按4.6万人计算,建筑面积规划增加到115.05万m2。因种种原因,截止到2018年底,雁山校区基础建设工程已完成项目建设任务的一半多,基建工作有所滞后,基建任务急迫而艰巨。
在后勤管理与服务方面,广西师范大学自2000年底启动后勤社会化改革以来,一直实施后勤基建处、后勤服务集团“小机关大实体、甲乙方契约管理”的运行模式。多年来,计划经济时代学校后勤管理的积弊已得到有效改善,后勤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得到有力提升。但是,随着新形势下学校办学规模扩大和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新要求,现行后勤管理模式及运行机制出现了一些不适应学校事业发展的因素和矛盾,甲乙方职责边界不清、监管不易等问题随之显现,尤其是2017年巡视整改和2018年审计整改均对后勤改革提出明确要求,广西师范大学后勤改革已迫在眉睫。
学校调研组通过全面调研区内高校及全国师范类院校各类型后勤改革模式的利弊,深入走访区内外兄弟院校,严谨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反复研讨磋商,全面分析广西师范大学后勤工作的实际状况,经过4个多月的调研,并多次充分征求各相关职能部门的意见,形成了《广西师范大学后勤机构改革方案》,对广西师范大学后勤机构改革模式,以及对应的现有内设机构整合、薪酬管理、财务管理、人事管理等改革模式提出了具体建议。2018年12月,调研工作组就修订后的《后勤改革方案》向学校主要领导做了专题汇报。
当前,高校后勤改革的方向、保障机制、运行模式等有多种模式。经过审慎研究、多方考虑,校长办公会和党委常委会决议,学校此次后勤机构改革以“整合资源,提质增效,稳步推进”为原则,选取后勤保障处与后勤服务集团合并、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的机构建制模式。通过逐步引入社会服务的方式积极引进社会优质资源,形成良性的竞争环境,提高管理质量和服务水平,为学校“双一流”建设和师生工作学习生活提供更加优质的后勤服务保障。此次改革计划以后勤机构改革为突破口,通过机构改革倒逼后勤机构内部包括薪酬管理模式、财务管理模式、人事管理模式等系列配套深层次改革,由点而面、积极稳妥地展开后勤整体改革。
单独分设基建处、整合后勤保障处与后勤服务集团,在用房管理方面,将原后勤基建处房地产管理科划归资产管理处,与公共用房管理科整合。这一机构的整合和调整有利于将广西师范大学现有后勤方面的人员力量进行优化完善,方便统一谋划业务工作和下一步的后勤综合改革,使得基建处能够轻装上阵、重点专注雁山基建工作;后勤保障处/后勤服务集团能精简机构、提质增效,健全“反应迅速精准、服务专业优质、监督有效有力”的后勤服务保障体系,有效地激发了学校发展的新动能,将使得学校基建、后勤保障工作人员积极性更高、工作效率更高、服务质量及师生满意度更高。
三月春来早,奋进正当时!独秀峰下、育才园里、相思江畔的广西师范大学校园里桃红柳绿、草长莺飞,一片生机盎然!在这春和景明的时节里,学校于新学期的第二周即分别召开了法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基建处、后勤保障处/后勤服务集团新任领导就任大会,让我们祝福这四个机构更加光明灿烂的前途,期待学校学科建设、基础建设、后勤保障取得新的更大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