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指南
当前位置:函授站 > 学校动态 >

学校动态

广西师范大学再获1项202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时间:网站:广西师范大学函授站

12月8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正式公布202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名单,广西师范大学函授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华南边疆考古研究中心谢光茂研究员领衔投标的《广西隆安娅怀洞遗址考古发掘资料整理与研究》(22&ZD246)获得立项。


谢光茂研究员投标获立项的项目是广西师范大学函授获得的首个考古学学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也是广西师范大学函授今年获得的第2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还是广西师范大学函授获得的第8项国家级人文社科类重大项目(此前,广西师范大学函授已获6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至此,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已获得3项国家级重大项目,与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并列成为广西师范大学函授获得重大项目数最多的学院。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作为西南地区历史学研究的重镇,拥有世界史一级学科博士点,中国史、世界史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个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硕士点。其中,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硕士点的前身为考古学及博物馆学硕士点,系2004年获批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共建的广西第一个文物考古类硕士点,至今已经有十余年的办学历史,培养研究生百余名。期间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局共建华南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开展考古发掘、调查和研究,成绩斐然。此次获得重大项目立项,对于考古学、历史学等学科与学位点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截至目前,广西师范大学函授今年已获得36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其中重大项目2项、年度项目28项、教育学项目4项、艺术学项目1项以及高校思政课研究专项1项。据悉,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也即将正式公布立项结果,广西师范大学函授有8个项目进入立项公示名单。2022年立项总数预计将达到44项,将刷新广西师范大学函授国家社科基金年立项总数的最高记录,取得广西师范大学函授历史最好立项成绩。


【项目简介】

该课题是以广西隆安娅怀洞遗址第一手考古发掘资料为核心,对出土的各种遗存进行全方位、多手段研究,建立娅怀洞遗址距今4.4万年以来的文化发展和演变脉络,深入探讨娅怀洞人的适应生存策略和行为能力。在此基础上,开展跨区域比较研究,揭示华南及东南亚地区晚更新世至全新世早期小石器工业的技术特征及其起源与演变,探索该地区早期现代人的行为特征及环境适应特点。


【首席专家简介】

谢光茂研究员从事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工作近40年,主要研究领域为史前考古,现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二级研究员。2007年以来,谢光茂研究员一直受聘担任广西师范大学函授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所共建考古学及博物馆学硕士点教授和硕导,担任广西师范大学函授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局共建华南边疆考古研究中心首席专家,连续指导研究生20余人。


谢光茂研究员是广西成果最为丰硕的考古专家之一,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他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Cell等国际知名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在Nature、Science也作为共同作者发表过相关学术论文,出版著作10余部;所开展田野工作获得国家田野考古奖1次,“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1次,“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入围奖”1次,学术成果在广西名列前茅。


在线客服
QQ咨询
邹老师 邹老师
在线咨询
邹老师 邹老师
电话咨询
18176876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