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指南
当前位置:函授站 > 学校动态 >

学校动态

广西师范大学召开2020年度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工作会议

时间:网站:广西师范大学函授站

    5月13日,广西师范大学在广西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312会议室召开2020年度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工作会议。校党委常委、副校长苏桂发、林春逸,广西师范大学新增获批的6个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负责人、基地依托学院(部)院(部)长、分管科研工作副院(部)长、社会科学研究处/广西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负责人等2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由社会科学研究处负责人主持。


苏桂发副校长在讲话中指出,学校一直以来高度重视科研创新平台的建设和发展;科研创新平台建设工作对提升学科建设水平,支撑新一轮的博士点申报和教育部学科评估均有重要意义。在提及加快推进广西师范大学新增获批的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进程的举措时,苏桂发副校长强调:注重基地建设目标的立意高远与协力合作;加快推进基地的体制机制创新和实体化建设;突出学科优势与特色,提升解决重大实践问题的综合研究能力和参与重大决策的能力;加强学科协同交叉融合,打造高水平学科团队和科研梯队;完善数量与质量并重、逐步向质量倾斜的成果产出评价体系;重视并规范成果的知识产权管理。


林春逸副校长强调,推动广西师范大学新增获批的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高质量发展,要及时关注全国第五轮学科评估指标体系的变化,进一步强化价值导向和思想引领、强化立德树人和人才培养质量、强化师德师风、强化社会服务贡献、强化质量导向、强化主观评价质量、强化哲学社会科学科研成果分类评价、强化中国特色与国际比较有机统一、强化评估数据可靠性、强化与政府决策部门和科研机构等相关机构的合作研究,积极打造新时代广西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的升级版。


社会科学研究处负责人对重点研究基地建设与管理工作提出具体要求:第一,明确基地考核方向和要求,严格按照重点研究基地管理办法,推进科研成果管理的规范化与制度化建设;建立专职与兼职相结合、有序流动的科研团队,强化专职研究人员成果的考核权重;注重产出与基地研究方向高度相关的研究成果,实现“关键词”考核方式。第二,找准基地发展短板和弱项,持续改进科研梯队年龄结构仍需优化、特色科研方向仍待聚焦、重大标志性成果和智库研究成果仍需积累、基础条件建设水平仍待提升、协同创新能力仍需加强等问题。


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区域实践研究中心、桂学研究院、广西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越南研究院、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院、广西地方法制与地方治理研究中心的相关负责人依次发言,围绕研究基地的研究方向、建设目标、建设成果、经费使用等方面,重点汇报研究基地的体制机制创新、人才队伍、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人才培养、学术交流与合作等建设情况及其存在问题。


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法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教育学部等基地依托学院(部)院(部)长、分管科研工作副院(部)长,围绕研究基地的实体化建设、经费预算的执行管理、专兼职研究人员的任聘与管理、特色学科研究方向的凝练、智库成果的积累与评价、科研成果管理的规范化建设等方面提出具体建议,深入探析科研创新平台有效促进增强学科创新能力、拓展学科育人功能的重要举措。


工作会议现场









在线客服
QQ咨询
邹老师 邹老师
在线咨询
邹老师 邹老师
电话咨询
18176876701